投资炒股配资 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,下旨斩草除根,徐茂公领命到达单府,看着单雄信的妻
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,下旨斩草除根,徐茂公领命到达单府,看着单雄信的妻子和一对儿子浑身脏污,抱在一起,眼神中满是惧色。他一时间竟动了恻隐之心投资炒股配资,于是偷偷安顿二人,寻来假尸向李世民复旨。
贞观三年,中原大地刚刚迎来统一。李世民继位不久,正值朝廷上下百废待兴之际,各地势力仍未完全平定。
前隋末年以来,群雄割据,各方势力此消彼长,其中不乏反复投靠的降将。这些降将中,有的得到重用,有的被诛杀,全凭李世民的决断。
在这个时期,李世民对待前朝旧臣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。对于那些主动投降、表现忠诚的将领,他会给予重用;而对于那些抗拒到底的人,则会严惩不贷。
单雄信正是后者的代表。他是瓦岗军的骁将,善于马战。在瓦岗军覆灭后,他先后辗转投靠了王世充。
王世充兵败投降后,单雄信却坚持不肯归顺李唐。这其中有着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。李渊当年攻打东昌时斩杀了单雄信的父亲单禹,后又误杀其兄长单道。
这样的血海深仇让单雄信宁死不屈。在被俘之后,他依然保持着倔强的态度,直至被李世民下令处死。
单雄信的死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。有人认为他忠义可嘉,有人则认为他冥顽不化。
徐世绩作为单雄信生前的至交好友,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的处境。他既是李世民的臣子,又与单雄信有着深厚的友谊。
在得知李世民下令斩草除根后,徐世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一边是君臣之义,一边是朋友之情。
按照大唐律法,违抗圣旨是重罪。更何况这还关系到新朝的统治根基,一旦被发现私放反贼之家,后果不堪设想。
不过徐世绩深知单雄信的为人。虽然与李唐有仇,但单雄信从未做过危害百姓的事情。他的妻儿更是无辜。
当徐世绩站在单府门前时,眼前的一切都在考验着他的决断。他必须在君臣大义与人情义理之间做出选择。
要想安置单雄信的家眷,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一个安全的藏身之处。徐世绩选择了洛阳城外的一处偏僻村落,那里远离朝廷耳目,也便于照应。
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徐世绩动用了自己的亲信,安排了几户可靠的人家作为照应。这些人家都是当年跟随徐世绩南征北战的老兵,对他忠心耿耿。
在安顿好单家后,徐世绩还要处理复命的事情。他找来两具无主尸身,打扮成单雄信妻儿的模样。
为了让这个谎言更加可信,徐世绩还特意在尸身上做了些手脚。把衣物弄得破旧不堪,制造出仓皇逃命时的痕迹。
复命的过程也必须仔细谋划。徐世绩准备了一份详细的搜捕报告,记录了虚构的追捕过程。
报告中提到单家在逃亡途中遭遇意外,葬身在山中的细节。这些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,确保经得起推敲。
为了以防万一,徐世绩还在长安城内散布了单家逃亡的假消息。这些消息经过市井流传,最后传到官府耳中。
在向李世民复命时,徐世绩带上了那两具尸身和详尽的报告。他把整个过程描述得合情合理。
李世民详细询问了搜捕的过程。徐世绩对答如流,没有露出任何破绽。
这场瞒天过海的行动总算完成了第一步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徐世绩还要继续维持这个局面。
他定期派人去查看单家的情况,确保他们安全无虞。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于频繁的来往引起怀疑。
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,单家在那个偏僻的村落逐渐安定下来。他们过着普通农户的生活,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。
时光流逝,徐世绩的这个秘密始终被保守得很好。单家在他的庇护下,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。
后来的岁月里,徐世绩依然保持着对单家的暗中照顾。这份情谊,成为了那个动荡年代中的一抹亮色。
单雄信的后人在洛阳城外的小村落扎下了根。随着时间推移,这个家族渐渐发展壮大,但始终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方式。
他们世代务农,与普通百姓无异。但家族内部始终保留着祖辈传下来的武艺,这是单雄信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。
徐世绩对单家的照顾一直持续到他去世。他的后人也遵照祖训,继续关照着这个特殊的家族。
在这段时间里,单家人从未放弃过习武。他们在田间劳作之余,都会抽时间练习骑射和枪法。
这样的生活一直延续到了唐朝中后期。到了会昌年间,单家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。
他们与当地的一些武装力量有着密切往来。但在表面上,依然保持着普通农户的身份。
到了唐末年间,农民起义风起云涌。单家的后人也开始活跃在历史舞台上。
当时的山东地区,黄巢起义军正在迅速发展。单家第十一代传人中的四个兄弟,也加入了这支队伍。
这四兄弟分别是单兴、单旺、单茂、单盛。他们在黄巢军中很快就崭露头角,成为了重要将领。
四兄弟继承了祖上的武艺,在战场上屡建奇功。他们被称为"黄军四杰",声名远扬。
黄巢起义军席卷大半个唐朝疆土,这四兄弟功不可没。他们带领的军队战斗力极强,是起义军中的精锐之师。
这支起义军最终虽然失败了,但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打击。大唐从此一蹶不振,逐渐走向灭亡。
从贞观年间到唐末投资炒股配资,整整两百多年过去了。当年徐世绩的一念之仁,最终在历史长河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。